专访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重塑科技金融价值观丨论道科创金融|环球微头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炎炎,实习生杨蕾 上海报道
一般而言,大众对于农商行的印象主要是服务三农客群,但有一家农商行近年来正致力于拓展科技金融业务,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打破大众对于农商行的想象边界,重新定义“农商行”三个字。
2月28日,沪农商行(601825.SH)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关于上海农商银行成立科技金融事业部的议案获表决通过。
(相关资料图)
3月,上海农商银行出台《科技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鑫动能”品牌为重要抓手,计划至2025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均在2022年基础上争取实现翻一番。
2022年全年,借助“百园万企”工程,该行在国家级、市级、区级产业园及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内,与超过2000家企业首次建立授信合作关系。
该行也借助“创鑫行动”为上海市超三成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近五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服务。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他坦言作为一家中小银行,正在科技金融这片蓝海中“另辟战场”。他认为,科技金融的不良容忍度应当高于一般贷款,因为科技金融是在培育未来的客户,不能以单笔贷款回报得失来衡量与企业的合作价值,而应该拉长时间,从更多的维度重估企业给银行带来的回报。
他认为,银行做科技金融,不能只是在企业成长后期“拾人牙慧”“分杯羹”,而要勇闯企业初创期的“无人区”,真正赋能科技企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着眼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互动,紧扣科技高水平供给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去年11月,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今年1月,上海银保监局联合七部门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旨在有效发挥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优势,到2025年末显著提高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和专业能力,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技金融创新先行区、科技金融服务样板区、科技金融风控示范区。
箭在弦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各显其能,用科技金融为科技企业注入源头活水。
对科技金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1世纪》:上海农商银行近期在科技金融方面的进展如何?
顾建忠:以数据说话,2018年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约200亿元人民币,而现在已经突破700亿元。目前整个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大概是7000亿元左右,我行占比大约10%。整个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大约2.1万户,我行占12%。根据我行的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到1300亿元。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科技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性地提出5P科创贷,孵化器科创服务方案等,并在监管的指导下,积极实践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了有效的、差异化的赋能。目前我们也在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金融支撑机制,对科技金融真正的创新提升必须要在政策上予以突破和支持。
《21世纪》: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情况如何?不良容忍度有多高?
顾建忠:目前还可以,维持在0.3%左右,而全行贷款不良率不到1%。这个数据其实也佐证了我们科技型贷款业务的空间还很大。当然,不良一般有滞后性,通常是在2-3年后陆续出现,我认为在科技型贷款快进增长的情况下,其不良率会保持相对温和。即使经过一定时期、到了一定规模后,科技型贷款的不良率也将在可控的范围内。
我们认为对科技金融的不良容忍度应当适当提高,之所以比常规贷款高一些,原因有两个:一是风险定价适度覆盖坏账成本;二是科技金融重在培育未来的客户,哪怕风险会略大一点,但客户未来会给我们更高的回报。不能看单笔贷款的回报率,而是要看未来的收益。
《21世纪》:贵行科技金融的客户有严格的标准吗?
顾建忠:我们按照监管部门的标准严格界定科技型贷款的性质。我行科技金融的户均贷款不到3000万元,这其中也有一些较大的单子,但更多的都是1000万左右及以内的“小单子”,我们更倾向于“做早做小做硬科技”。
“不要做许褚,要做赵子龙”
《21世纪》:你的科技金融方法论是什么?
顾建忠:首先是解决科技金融“应不应做”“能不能做”的问题。前者是价值判断,后者是技术判断。
“应不应做”是社会责任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发自内心认为应当做,这是魄力、是情怀、更是担当,而且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有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不应被局限于短时期的风险和得失。
“能不能做”包括“可不可做”“会不会做”。“可不可做”是合规问题,“会不会做”是能力问题。
对于合规问题,我认为“可不可做”不是一个主要问题,在合规政策上提建议进行创新是一条可行路径,而且现在主管部门、监管部门都非常鼓励和支持。所以主要矛盾在于“会不会做”。
“会不会做”主要在于解决信用风险的问题,第一要对行业技术研发和迭代非常了解。这个技术本身是怎么样的,延展性怎么样,可持续性怎么样,风险怎么样,都要非常了解。否则要么不敢做,要么盲目做。我经常举例子,“不要做许褚,要做赵子龙”。许褚赤膊上阵,风险太大,而赵子龙单骑救阿斗,这是技术水平的区别。
第二是对创业团队的风险评价。技术好,团队不好也不行,对于科创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融资管理、市场营销等要进行全方位评价。
第三是对于市场前景发展的评价。技术储备好,市场需求空间不大也不行。三项评价能力的提升,解决了“会不会做”的问题。
我对科创金融的底层逻辑是“两个重塑”。
第一个“重塑”,是重塑科技金融风险评价逻辑。比较传统的模式是看企业的抵押物,有抵押物就可以贷款,没有就不行,也就是“典当”业务,这种“傻瓜式操作”当下已行不通。另外一个传统依据是企业的现金流情况,成熟企业的现金流一般是稳定的,但科技企业不一定,尤其是初创类科技企业,基本上是没有营收的。
举个例子,2020年初我们接触到一家零营收的生物医药初创企业,之前只拿到过300万元的某城商银行信用贷,和2000万元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而我行在没有企业创始人个人责任担保的情况下,依旧给了企业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起初,企业创始人和财务负责人都认为不太有希望,虽然也是疫情初期,但我们前后花了二十多天就放款了。尽调过程中我们问询了5个行业专家和行业内的投资机构,询问了对于其技术和创始人的评价,异口同声都说好。基于这个判断,我们放了款,出乎企业意料。
这家企业研发顺利,2020年下半年融资几千万美金,2021年4月,1000万贷款到期,我们继续给予并增贷至5000万元信用贷款。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成功登陆港股。如果按照原先的模式评判客户,我们是不可能与这家企业有深入的合作的。
第二个“重塑”,是重塑风险收益平衡的解决模式。初创期的科技金融的风险毫无疑问比一般的贷款要大。就一单论一单的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有创新的手段和整体平衡的方式来解决风险收益匹配的问题,以保证自身经营的可持续性。
既要“赤脚医生”,也要“专科医生”
《21世纪》: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
顾建忠:支持科技创新光靠一家银行不行,必须是一个整体的生态圈,包括技术侧、资本侧、配套侧。技术上,我们与科研院校、科创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说实话,银行内部主要培养“赤脚医生”,难以培养大规模的“专科医生”,“赤脚医生”大致看出门道,依靠合作伙伴这些“专科医生”的“诊断”,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价科创企业的价值和前景。资本侧,PE、VC也会帮助银行识别优质科创企业,为企业提供前端的融资服务,和后端的并购重组、资本市场运作。配套侧,主要是法律、税收、政府支持等配套政策。
《21世纪》:银行给予科技型企业贷款,很多也就在pre-IPO阶段介入,而上海农商银行介入的多是早期初创企业,强调与PE、VC合作,为什么?
顾建忠:对于初创类科技企业,一般来说没有营收,又迫切需要资金,但风险大、融资难度也大。一般而言,pre-IPO阶段风险已经不大,投资机构参与其中有作用,但价值不大。中国目前需要更多的是天使投资和种子基金,支持初创企业的发展。
曾经听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讲,他在90年代是一个二三十岁的机器人物理学博士,有一个创业想法需要20万元的启动资金,但没有拿到。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拿到了,现在公司或许已经上市,或许已经成为国内顶尖机器人公司。
现在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吗?有,只是一般的商业银行不服务这一阶段的企业。谁来给予融资?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一般也就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但是初创企业可能是“爆米花”,一旦成功了价值可能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
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与PE/VC通力合作,要有担当,想做、敢做,也要有专业,会做、能做。双轮驱动来服务科创企业。
同时我们现在也正与十几家孵化器合作,探索使用量化模型为企业评分,辅之以专家人工判断。我的想法是,户均100万-200万元的贷款,一年做100单,总贷款额1-2亿元,成功一定比例就可以平衡风险收益。即使企业没有成功(估值提升或上市),我们的贷款毕竟是债权不是投资,本金也不一定会坏账。但如果能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创企业,那这个价值和意义是很大的。
《21世纪》:上海农商银行今年在科技金融领域有什么新规划?
顾建忠:今年我们发布了《科技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专业经营、专属评价、人才培育等科技金融十个维度制定十大重点举措和三十项工作任务。首当其冲便是开展专业化经营提升工程。目前我们在原有总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的基础上翻牌成立科技金融事业部,再选取部分一级分支行,筹备设立科技特色(二级)支行。打算成立一支100人的队伍专做科技金融,计划3年后队伍扩充到300人。在事业部中,业务、研究、审批、风控差异化管理,配置专业队伍。比如行业研究领域,现在我们有近百人的团队专门针对10个行业做行研,我对相关人员的要求是2-3年时间把自己变成一个“专科医生”,他们每个月都要展示成果。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迭代,形成产业地图和产业链名单,进而深入触达。未来我们要聚焦上海市未来产业赛道新设更多行研团队,关注未来产业的发展态势。
同时我们也有专家库,很多客户都是专家和PE推荐而来。假如银行碰上哪个不了解的企业,会立即求助于相关领域专家,增强综合评价能力。
除事业部外,我们结合上海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在支行层面设立科技特色支行,实现对张江科学城、漕河泾开发区、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园等上海重点科创金融试点集聚区域实现服务全覆盖,同时我们在支行层面要设立科技金融专业团队,开展符合区域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